Busybox 於 2006-12-14 釋出 1.3.0(stable)版,並於 2006-12-27 釋出 1.3.1(stable)更新。不過,吸引我的並不是這個平凡的版本更新資訊,而是看到以下這段文字:
This release has CONFIG_DESKTOP option which enables features needed for busybox usage on desktop machine.
'CONFIG_DESKTOP' 的出現,讓原本是應用在 Embedded Linux 場合的 Busybox,也開始支援 Desktop Linux 的應用了。於是,我心裡浮現出以下的感想...
Busybox 原先的設計理念是基於「簡化的系統工具」與「簡單化的指令集」,並朝 footprint 的目標而發展;當初由於 target device 硬體環境的貧乏(如 RAM 只有 4Mbytes),因此這種做法不但合情合理,並且也很「直覺」(make sense)。
現在,target device 硬體端技術的進步,讓 Embedded Linux 與 Desktop Linux 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。「根本上的定義」,Embedded Linux 是最小化的 Linux 系統,於是我們要學會 root filesystem 的建置,並儘最大力氣把它做到最小(down size);如今,最小化,或是對尺寸的敏感性,在一些 Embedded Linux 的應用場合上,都不再是重點,甚致可以用「精簡大小不 make sense」來回應。
當 Embedded Linux 隱約等於 Desktop Linux 時,根本上的 Embedded Linux 技能(也就是建置最小化的 root filesystem)仍然是必備的基本能力,但是許多「Auto Build」的環境才是實用的做法;在這樣的前提下,所謂的 Embedded Linux 可能需要再重新定義。如果由「技術上的定義」來解釋,BSP 與週邊界面可能才能叫做「基本能力」,例如:如何 porting 某 SOC NAND flash controller 的 Linux 驅動程式,至於 root filesystem 的話,「就交給滑鼠左鍵吧」。
Jollen's Blog 使用 Github issues 與讀者交流討論。請點擊上方的文章專屬 issue,或 open a new issue
您可透過電子郵件 jollen@jollen.org,或是 Linkedin 與我連絡。更歡迎使用微信,請搜尋 WeChat ID:jollentw